您当前的位置:57365线路检测中心  >  政协新闻
省政协开展“彝区妇女在脱贫攻坚中作用发挥情况”重点视察——
巾帼脱贫在行动 致富奔康显身手
【http://www.life286.com】 【2017-03-21 11:45】 【来源: 57365线路检测中心】

晨光小学校长阿苏英雄(右一)向省政协视察组介绍相关情况。张诗若 摄

  57365线路检测中心成都3月21日讯(记者 张诗若 张异同)“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好日子、住上好房子,我为自己感到骄傲!”3月15日,在普格县特补乡特补乃乌村,俄木么子各谈到她家的新房子时高兴地说。

  我省彝族地区共有19个县(市),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全省脱贫攻坚任务最艰巨的地区之一。在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一大批彝区妇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成为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为推动当地发展付出了艰辛努力,作出了积极贡献。

  3月13日至17日,省政协副主席高烽率省政协地方政协联络委员会(以下简称“省政协地联委”)、省妇联及部分省政协委员,深入凉山州喜德县、普格县9个乡(镇)的9个村,就“彝区妇女在脱贫攻坚中作用发挥情况”开展重点视察,围绕当地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踊跃建言献策。

视察组在拉克乡新村视察一村一幼建设。张诗若 摄

  夯实扶贫根基

  致力走出“深闺”

  李子晨光小学位于喜德县李子乡大兴村,这所民办学校是校长阿苏英雄于2001年创办。从起初的1个班、26名学生,到如今的16个班、667名学生,这背后是阿苏英雄16年如一日的坚守。

  “过去,彝族妇女社会地位很低,几乎没有女孩上学。作为一名彝族女性,我深有体会,为了让村里的适龄女孩能够读书识字,我挨家挨户去给家长做思想工作,这才慢慢有女生来我的学校上学。”当视察组问起阿苏英雄创办学校的初衷时,她有些哽咽地回答,“希望彝族姑娘们可以走出‘深闺’,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孩子们的日常课程主要有哪些内容?午饭几荤几素?”在喜德县冕山镇小山村留守儿童托管中心,视察组实地察看了该校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并听取了校方关于师资队伍、后勤保障、课程安排等方面情况的介绍。据了解,该校49岁的校长阿的伍呷莫兼任村委会主任,她于2013年创办托管中心,旨在解决村里外出务工青壮年的后顾之忧。

  “扶贫先扶智,教育是扶贫的根基,只有夯实基础才能打赢脱贫攻坚战。如今彝区学校普遍存在固定教师少、教师学历有待提高等问题,如何留住教师、增强师资力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省政协地联委副主任张晋川建议,要鼓励民办学校发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扶持公益性学校,以此提高彝区教育水平。

省政协地联委主任陈芳(左一)仔细观看彝绣。张诗若 摄

  学一技之长

  走脱贫致富路

  8位穿着喜德县传统服饰的彝族妇女,手中穿针引线编绣着灵动的图案,口中唱着彝族歌曲,现场欢声笑语、气氛融洽……14日,视察组成员走进喜德县贺波洛乡跃进村村活动室,不禁被眼前的景象感染,纷纷上前仔细观看她们手中的彝绣作品,询问了解彝绣的编绣方法技巧。

  贺波洛乡全乡参与彝绣创作的妇女共300多人,其中跃进村村民的日阿支带领48名妇女参与,全村去年通过发展彝绣收入69.12万元,成为贫困户的主要收入来源。“虽然妇女干不得重体力活,但彝绣让我们也成了赚钱好手,一点都不比男人差。”的日阿支高兴地说。

  色彩斑斓的颜料、富有特色的图案、长短不一的画笔……15日,视察组来到普格县螺髻山镇洛博村的彝族传统器具生产公司,看到一片忙碌景象。该公司共有员工60人,其中女性员工50余人,每人每年可获得工资收入3至5万元,解决了该村绝大部分妇女的就业问题。

  “彝族漆器装饰本就是本土文化,易学易上手。彝族妇女在这里上班收入比外出务工还要高,既照顾了家庭,又让彝族传统文化得到了继承和发扬,真是一举多得。”省政协委员、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廖果表示。

  普格县五道箐乡采洛洛博村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同样利用产业发展带动彝区妇女脱贫攻坚。该基地聘用建档立卡贫苦户妇女作为劳动力,并定期开展技能培训,每年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7000元。

  “以产业发展为引领带动脱贫攻坚,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省政协委员、攀枝花市妇联主席刘道泸建议,在发展产业时,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努力实现效益最大化,确保贫困户持续增收。同时要高度重视彝族群众思想观念的改变,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充分调动贫困户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省政协委员廖果在指导彝族少年课堂作业。张诗若 摄

  拒绝“等靠要”

  女儿当自强

  “企业今后发展如何规划?养殖品种是否还要增加?”在喜德县鲁基乡中坝村卓越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视察组了解了养殖品种及类型、企业生产经营和技术研发等情况。今年45岁的王馨慧于2014年从雷波县嫁过来,2015年即成立该公司,带动当地200多户农户发展生态养殖、中草药种植等项目,帮助2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谁说女子不如男,我们妇女能顶半边天。”对于如今的成就,王馨慧十分自豪。

  在脱贫攻坚战场中,彝区妇女大显身手。喜德县拉克乡新村是一个纯农业村,村里的男性大多在外务工。2013年,新村进行彝家新寨建设,该村妇女积极加入新居建设队伍,挑砖背瓦,承担了大量重体力活,为新村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力量。彝家新寨建成后,新村妇女更是积极主动参加技能培训,通过提高自身能力,摘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

  “巾帼不让须眉!彝族女性勤劳勇敢,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下一步,要强化技能培训,开展有针对性的、实用易上手的培训项目,进一步提高彝族贫困妇女的脱贫能力。同时,要重视彝族女童的教育,完善学校双语课程安排,增强师资力量,促进彝族妇女的思想进步。”省政协地联委主任陈芳说。

  视察组还实地走访了喜德县光明镇彝族漆器场、冕山镇小山村住房建设和养羊合作社,对喜德县和普格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在座谈会上,高烽指出,要进一步整合力量,政府相关部门应当为彝区妇女事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进一步深化认识,重视彝区妇女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组织彝区妇女参加技能培训,提高致富能力;充分认识彝区妇女在主导移风易俗中的地位,通过改变彝区妇女的生活习惯,逐步树立文明新风;深入调查研究,详细了解彝区妇女面临的困难,针对不同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建立完善的帮扶体系。

 

 

编辑:张四海
友情链接